HOME >脊椎專區 >其他 >脈衝高頻熱凝療法

脈衝高頻熱凝療法

傳統高頻熱凝療法是以一電極針,經X光或超音波影像導引下,穿入體內到達引發神經疼痛部位,再藉著神經刺激儀,確定施針部位正確,之後設定出高頻波能量釋放時間的長短及溫度的高低。而這些高頻波能量,傳導至電擊針未端,在針尖部產生電磁波磁場,選擇性地作用於痛覺神經纖維。經由分子運動,摩擦生熱,改變神經細胞膜與細胞內分子電位差,產生攝氏八十度,九十秒,持續不斷的高頻電磁波,將小神經燒壞,來進行神經阻斷。

脈衝式高頻電磁波則是以較低溫度(溫度在40~42 ℃之間),能量約20~35伏特的脈動式電磁波,改變神經細胞膜與細胞內分子電位差的變化,提高神經細胞對的反應,進而減少疼痛。因控制溫度在42℃,而不是使用高頻熱凝療法高溫(80℃)燒灼來破壞神經纖維,所以沒有失去知覺及麻痺無力的影響。

當痛覺神經在接受高頻電磁波的刺激後,產生了「長期神經抑制作用」,因此痛覺不傳進大腦,達到緩解疼痛的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