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>脊椎專區 >脊椎疾病 >脊椎側彎

脊椎側彎

正常的脊椎由正面或背面看都應是直立成直線的,如有向兩側(左或右)成「C」型或「S」型彎曲,則稱之為脊椎側彎(Scoliosis)。脊椎側彎對健康的影響,除了體態外觀上的問題外,多半會使患者有長期腰酸背痛的症狀。另外脊椎關節在長期受力不均之下,多半衍生成退化性關節炎,如果側彎度數過大,甚至會影響心肺功能或對腹腔增壓,不利婦女懷胎時的支撐力。約有4%的人口患有脊椎側彎。 ‧較複雜的側彎除了向兩旁彎曲外,多半也會帶旋轉,也就是椎體有旋轉偏離中心點。在胸椎的位置帶旋轉的椎體會推擠兩旁的肋骨,造成胸骨架變形、局部胸腔空間受擠壓。

分為三大型態:功能性、結構性和原發性。

一、功能性脊椎側彎 Functional Scoliosis

 

  • 又稱為非結構性脊椎側彎或是姿勢性脊椎側彎,是一種可逆性的脊椎側彎。功能性脊椎側彎一般因受傷、痙攣、骨盆傾斜、長短腳等因素使得身體成舒解疼痛姿勢而引起的彎曲。
  • 因此只要有效的針對其病源作治療或調整,便能有效地改善彎曲度數。可以透過運動姿勢訓練及關節矯正等非侵略性,較溫和的方式來治療。

 

二、結構性側彎 Structural Scoliosis

 

  • 結構性側彎則是先天脊椎結構不良或後天創傷以致脊椎無法直立。
先天性側彎

先天骨骼異常椎體發育不全、半椎體、不分節、軟骨症疾病

 

創傷後側彎 骨折、椎體變型
神經源側彎 小兒麻痺、腦性麻痺、脊髓灰白質炎、脊椎空洞
肌肉源側彎

肌肉運動失調症、肌肉失養症等

因肌肉神經障礙,無力支撐脊柱引起彎曲變形

退化型側彎 骨關節炎、脊椎退化、脊椎骨病變

而這些病症所引起的側彎,多需手術矯正及術後治療或復健

 

三、原發性側彎 Idiopathic Scoliosis

原發性側彎佔所有側彎的80%。原發性側彎分成四大階段:嬰兒期、幼年期、發育期及成年期。

嬰兒期 0 ~ 3歲
  • 90%患者自然痊癒
  • 心肺併發症的高危險群
  • 惡性則需麻醉後石膏固定
幼年期 4 ~ 9歲
  • 罕見
  • 多半以背架固定至10歲
發育期 10 ~ 16歲
  • 最常見,多半發生在10 ~ 12歲之間。
  • 以非侵略性治療為主。
  • 75%的患者有遞減度數機會。
成年期 18歲以上
  • 多半不會快速惡化。
  • 治療效果因人而異,因年紀、度數大小而不同。
  • 遞減度數幅度較發育期小。

越早期治療,治癒率愈高,但惡化的危險性也越高,因此治療方面也得多管齊下。

其發生原因不詳,或由基因、姿勢、發育、營養等多種綜合因素集結所引起造成
0 ~ 10度 視為脊椎不正,臨床上不列為脊椎側彎
10 ~ 20度輕度側彎
  • 男女比例差不多。
  • 75%會進步(減少彎度)或不會有惡化情形。
  • 以較保守、非侵略性方式治療。
  • 脊椎關節手法矯正。
  • 物理治療。
  • 運動治療。
  • 矯治其他病源,如長短腳等。
  • 每6個月X光追蹤檢查。
20 ~ 40度中度側彎
  • 女生比男生多10倍,尤其30度以上的案例。
  • 惡化機會較輕度側彎大。
  • 保守治療:脊椎關節矯正、物理治療、運動治療。
  • 但需每4個月X光定期監控。
  • 如有惡化傾向,須以保守治療,配合穿戴背架。
40度以上重度側彎
  • 40度是臨界點,容易急速惡化。
  • 40 ~ 60度之間,即會嚴重壓縮胸腔內容空間,擠壓心肺等器官。
  • 嚴重脊椎側彎在年齡45歲以後心肺功能顯著下降,平均壽命少於正常人10年。
  • 手術固定側彎。
  • 需要手術固定側彎,約有85%是女性。
  • 嚴重(超過75度側彎)病例不但增高手術風險,矯正率也減低約50%。
  • 但需考量患者是否已完成發育,以免過早手術褫奪患者發育機會。於青春期骨骼尚在生長時彎曲度較佳,治療效果最好。